热点服务项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客户验厂 - WSI验厂咨询专题
WSI验厂咨询专题

WSI验厂关于企业健康与安全的审核要点


WSI验厂要求供货商应维持安全、卫生及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住宿设施(如提供)。提供适当的措施、系统、保护 及培训以避免可预防的事故和伤害。

定义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是列出物质属性和正确的材料处理指南的表单。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不是供普通消费者使用的,而是提供给可能直接接触材料物质的工业用户、制造商以 及安全人员。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包含物理属性数据、健康影响、急救、储存建议、处理要求、处理时 的必要保护性设备以及处理溅出物指导等详细信息。
危险情况:危险情况包括使用危险机器或设备(如刀子或锯片)进行工作、接触化学物质或危险物质 的工作、喧闹环境下的工作、需要搬运重物的工作以及在极冷或极热环境下的工作。

WSI验厂对于健康与安全方面的要求
1. 管理系统
a. 有相关政策和程序有效辨别并解决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1) 政策包括预防和防止性原则,赋予劳工离开危险环境而不用被罚款的权利。这些原则适用于各种特殊情况以及设备带来的相关风险,以保证能为所有劳工提供最高级别的保护。
   (2) 职业风险评估每年进行一次,如法律有相关要求,会每年进行多次。解决并记录所有发 现的问题。
   (3) 持续就相关政策和程序对劳工进行培训。保留所有培训材料和完整的培训记录以示合规性。
b. 供货商为劳工健康和安全建立劳工代表委员会(可以的话要包括一位工会代表)。该委员会 是劳工和管理层就健康和安全问题进行沟通的渠道,其责任包括:
   (1) 基于当地劳工法和内部政策或程序监控危险并检查工作环境。
   (2) 参与及组织培训。
   (3) 将政策传达给劳工。
   (4) 就投诉进行交流并做出回应。
   (5) 执行改善计划。
c. 定期举行健康和安全会议(建议每月一次)。对所有会议进行记录,记录保留至少一年。劳工可以对健康和安全决策提供建议,管理层接收健康和安全风险方面定期更新的信息。为最 大化委员会识别和控制风险的潜力,应将委员会的目的和职能阐述给劳工。
d. 供货商了解业内最优实践,并在可行范围内有一套政策或计划持续改进,以达到更高标准。
e. 供货商了解并遵循适用的健康和安全法律法规。
   (1) 如可申请健康和安全证书及许可,且法律有相关要求,应留存这些文件以示遵守本文件中的安全要求。证书或许可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用电、用热水器、用火安全许可及操作许 可。
   (2) 如无法律要求,应遵循以下健康和安全要求。

2. 一般健康和安全要求
a. 工作环境不能对劳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且严重的危险。
b. 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1) 安装合适有效的通风系统保证适当的空气流通。尤其在频繁使用化学物质或染料、有严重灰尘或材料小颗粒以及工作环境狭小封闭的情况下。
   (2) 如有法律要求,应为处于化学物质、灰尘、噪音及其他一些环境中的劳工持续提供免费 的职业健康检查。保留医疗报告。
   (3) 安装适当的照明设备提供充足的光线以保证劳工能意识到周围情况,安全地进行工作并看清通往安全出口路上的任何可能的障碍物。
   (4) 提供充足的工作空间使劳工能正常工作且其健康、安全和幸福不会有风险。
   (5) 在所有的楼梯、平台及活动地板上安装防护栏杆。
c. 个人及机器安全措施:
   (1) 有潜在危险的情况下为劳工免费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PPE)。例如需接触危险化学 物质或高噪音的情况。对劳工就 PPE 的重要性及如何适当使用 PPE 进行培训。
   (2) 安装机器和设备时都配备了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根据供货商的建议定期检查安全设 备。
   (3) 如使用特殊的设备,相关操作员要有证书或许可。要有定期核查及更新证书或许可的系统。
d. 化学安全:
   (1) 化学品和/或气罐/瓶被存放在一片单独的区域,备有灭火器、安全标语、通风设备、抗爆 灯、处理指南以及 PPE。
   (2) 二次容器用来运输有潜在危险的材料或药剂,标签上要注明化学物品名称及相应的危险警告。
   (3) 要有二次容器措施保证潜在的初级容器泄漏或喷溅不会伤害劳工或环境。编写二次容器 措施要将容器盛装的化学物品考虑在内。
   (4) 将易燃易爆化学品和氧化化学品、活跃化学品、电源等分开。
   (5) 在化学品存放区以及使用化学品的区域等非指定吸烟区张贴“禁止吸烟”标语。
   (6) 所有化学品和化学品容器上标签的标语都应使用劳工都能理解的语言。
   (7) 应留存用劳工母语写成的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定期更新说明书并将其永久张贴 在材料储存和使用区域。
   (8) 在处理和使用腐蚀性化学品或大量溶剂的地方应提供有效的紧急洗眼站和/或淋浴。
e. 急救:
   (1) 工作地点应配备充足的急救用品,每 100 名劳工至少有一名接受过急救培训,以在紧急 情况下提供帮助。要提供充分的急救培训并保留相关证据以示合规性。
   (2) 供货商为每 100 名劳工提供一套妥善保存的急救包。
   (3) 供应商应至少提供标准急救包,包括一些基本用品如绷带、剪刀、手套、纱布、洗眼液、 消毒杀菌外用药膏以及一本应急日志。
   (4) 如果急救用品因为安全原因被锁起来了,应有一套系统保证受过急救训练的劳工能在3分钟内拿到这些用品。
f. 食品供应区/餐厅
   (1) 如有法律要求,应取得厨房和餐厅卫生许可。
   (2) 为所有厨师和处理食物的劳工进行定期体检。保存更新的健康证明。
   (3) 餐厅条件以及食品和废品处理过程卫生且安全。
   (4) 处理食物的所有劳工应穿戴法律要求的 PPE(围裙、手套、发网等)
   (5) 食物保存在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以防变质。
   (6) 器皿、碟子、厨具使用后要好好消毒。
   (7) 要有防止食物引起的疾病扩散的预防措施。包括辨别有毒食物或设备的程序。
   (8) 厨房要有防滑垫。
   (9) 餐厅要有充足的座位容纳大部分劳工。
g. 医疗诊所和记录:
   (1) 公司场地(如果法律要求)或离公司很近的地方要有医疗诊所以处理基本的健康和伤病需求。还要有处理严重伤病的系统。
   (2) 所有劳工的医疗记录应存为绝密,保存时间与劳工在职时间一致。
   (3) 妥善保存伤病和意外记录,调查并报道所有严重意外事故。采取措施将事故再发率降到最低,记录留存时间为至少一年或法律要求的其他时间长度(以其中较长时间段为准)。
h. 其他
   (1) 保持卫生间干净且通畅,男性和女性卫生间独立开来。
   (2) 劳工在工作场所能够喝到干净的饮用水,且要按法律定期检测水质是否达到饮用标准。 符合任何其他当地规定。
   (3) 可以的话,尽可能多提供卫生的食品储存设备。
   (4) 在所有区域有效控制昆虫、害虫和鼠类。
   (5) 在有条件的区域,儿童保健设施须符合所有法律要求。
   (6) 供货商要为孕妇提供适当的住宿条件,且/或遵守其他和孕妇相关的法律以保护孕妇与胎 儿的健康和安全。
   (7) 电梯不使用时要将门关闭,电梯内部或进门处要标清楚其载重量。
   (8) 需要进行如喷砂、吹玻璃、使用有毒化学物品或溶剂进行清洁等高危作业时,要有预防 措施以确保劳工的安全。

3. 楼宇安全要求
a. 生产和居住设施的结构要稳定且安全,不能将劳工的健康和安全置于危险中。
b. 生产设施要与已通过批准的建筑计划一致,不能添加额外的楼层。建造设施的目的要符合原定目的,不能改为居住或商用。
c. 供货商的地址要与营业执照上的地址一致。
d. 按照当地法律由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
e. 不能将发电机等大型振动装置安装在建筑底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或楼顶,且要使其远离其他生 产区域。
f. 墙壁和地面不能有任何开裂或塌陷等肉眼可见的危险迹象。
g. 横梁等结构钢架不能有锈蚀、物理性损坏或其他肉眼可见的受损迹象。
h. 对楼顶外部区域的使用应符合当地法律。
i. 在指定存储区域堆放的材料不能达到房顶或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j. 如有法律要求,要张贴楼面负载计划,楼层劳工人数要符合计划要求。
k. 如果建筑不属于单人占用或所有,供货商有权就对建筑或区域必要的结构变化或改进做决定。
l. 供货商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能证明他们已申请了营业执照。
m. 供货商应根据法律要求提供有效的建筑安全检查报告。

4. 紧急情况/消防准备要求
a. 要有针对整栋建筑的有效的消防许可。
b. 火灾和紧急情况疏散计划要张贴在工厂的所有明显位置,包括:紧急疏散路线、“您的位置”标 识、正确的布局方向指引、灭火器和消防栓位置等关键信息,以及用当地语言写成的疏散指 导。
c. 紧急疏散演习:
   (1) 根据疏散计划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习,如果当地法律规定演习次数更多,则以当地法律为准
   (2) 每次演习要有注明日期的影像资料记录以证明合规性。
   (3) 进行疏散演习时要同时测试警报器和公共地址(PA)等紧急系统。
d. 紧急情况通知系统:
   (1) 所有设施内均要安装充分的火灾探测器和警报系统,并让所有劳工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 也都能听到看到的警报(闪光灯等)。
   (2) 中央集成公共广播系统应能联系到所有楼层的所有人。该系统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通知 地方当局。
   (3) 可以的话,公共广播系统和火灾探测器应安装在同一位置且有备用电源。
e. 疏散路线/紧急出口
   (1) 紧急出口在工作时间内不能上锁,开,可以从里面打开通往外面以保证紧急情况时更容易通向外界。如果供货商因为安全原因必须锁上安全出口,门应当能从里面轻易打开。
   (2) 紧急出口的数量应符合当地法律。非安全出口的门上应标有“非安全出口”等字样,电梯上 应标有“发生火灾时不可用”。
   (3) 疏散路线内部和外部均不应被设备、材料、产品等阻挡,且应标示清楚并对其定期检查。
   (4) 按照法律要求,工作站之间的通道不能被堵塞,且应当足够宽敞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轻易疏散。
   (5) 每个紧急出口均配备适当的引导标示和照明设备以保证充分的紧急照明,且应当有备用 电池。
   (6) 在楼梯和疏散路线上的紧急照明灯须按照法律要求妥善安装,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并安装 绝热装置。
f. 能使消防车及其他紧急车辆轻易接近起火设施且有充分的机动空间。供货商可能需要提供当 地消防部门的批准。
g. 根据法律要求对指定人员就消防安全、灭火器使用方法、如何执行防火程序以及紧急疏散计划定期进行培训。
h. 按照当地法律或以下要求(以其中更严格的为准)安装并维护充分的灭火设备和系统:
i. 基于潜在的火灾等级和危险程度设置灭火器。
   (1)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处理电器着火。(总闸、接线盒等。)
   (2) 如果生产区域有配电屏,需放置两种灭火器。(化学干粉(DCP)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1) 如果总面积小于 200 平方米的话,则每 100 平方米内至少安装一个灭火器,或每层至少 安装两个灭火器。
       2) 灭火器的使用期限为一年,写在上面写明使用时间或提供使用报告以示合规性。
       3) 灭火器和水龙带应非常显眼,其位置应有明确的标志且不能被阻挡。
       4) 如果有压力计,其指针应在“绿色”区域。
       5) 如果法律要求有紧急放水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此系统在工作地点要有充足水源,出水管不能有物理损坏、泄漏及涂漆或被腐蚀。
i. 要清楚标明、准确使用及检查、妥善储藏并保护高压气筒。
j. 原材料仓库、化学物品储藏室以及成品仓库等存放易燃易爆物的地方应安装防爆灯。
k. 人员活动区域地面不应有危险溢出物及材料。
l. 按照当地法律及以下要求妥善安装并维护电气系统:
   (1) 由有执照的电工妥善管理电气设备和电线。
   (2) 操作和维护电气系统的劳工要接受适当的电气安全培训。
   (3) 定期对电气系统部件进行安全检查,对此进行记录并保管好以证明需要时采取了及时行动。
   (4) 变电站、配电盘和/或配电屏前安装了电气绝缘垫。
   (5) 电器和接线盒有适当的盖子。
   (6) 妥善对电线进行遮盖或绝缘以防电线外露。

5. 宿舍
a. 宿舍楼和学校住所达到上述所有“健康和安全”要求。
b. 住宿和食品供应区干净清洁,为劳工提供一个卫生的居住环境,符合所有居住设施相关的法 规且满足劳工的基本需求。
c. 建立并执行一份书面房间管理政策和程序。
d. 宿舍不靠近任何工厂或仓库。
e.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易爆材料及其他材料应存放在远离宿舍和卧室附近建筑的地方。
f. 男女宿舍分开。
g.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两人间劳工房屋面积不得少于 7.5 平方米,三人间不得少于 11.5 平方米, 四人间不得少于 14.5 平方米。如果房间人数超过四人,房屋面积应至少为每人 3.6 平方米。
h. 居住者应有自己的床、一片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以及一个可以上锁的存放有价值的物品或文 件的柜子。
i. 卫生间和淋浴分开,且应标清是男士用还是女士用,并保证个人隐私。提供热水和冷水。
j. 所有宿舍的门可以不用钥匙从里面打开。

良好实践
(1) 在每个工作区域张贴接受应急反应培训和急救培训的劳工照片,以及他们的工作时间 和工作地点信息。这能帮助其他劳工在紧急情况轻易认出他们。此外,在开会时将这 些领导介绍给所有劳工。
(2) 整体房间管理项目其中的一部分为工厂和宿舍区制定了房间管理程序、规则及责任的 政策。使所有劳工对他们工作地点的基本房间管理负责。每班值班人员结束工作后应 收拾起工具,保证工作站整洁有序,打扫掉废料,丢掉垃圾并清扫掉灰尘。将这些基 本任务分配给所有劳工只是使工厂和宿舍更干净安全的第一步。

WSI验厂审核中健康与安全方面常见问题
(1) 发生意外或伤害时,我如何保证以后能采取预防措施? 尽管很多设施管理人员在意外和伤害发生时将其妥善记录下来,但一些人不记录小事 故、伤害或差点发生的事故。WSI要求记录所有事故。这样做会使管理人员找到规律 并考虑分析事故根源以避免以后再发生。在差点发生的事故之后马上控制安全风险总是更好。很多国家对如何记录劳工伤害事故有法规要求。一般而言,记录应当包括:
    a. 持续更新的信息
    b. 按部门或工作区域对事故进行的分类
    c. 对事故的描述
    d. 对事故发生环境的描述
    e. 对处理方式的描述
(2) 由于劳工的学习风格不同,我如何保证他们接受的培训合适且有效?
应当用各种学习衡量方式检验培训是否使劳工正确了解了他们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知识。上述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测试,工作中展现的职业技能,让劳工教授技能。记住,并非所有的方式对每位劳工都有效,因此使用多种学习衡量方式很重要,能保证劳工确实理解了培训内容。
(3) 劳工不喜欢使用个人防护性设备(PPE),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我们如何说服劳工使用我们提供的PPE呢?
    a. 眼见为实。为劳工提供强制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他们为什么需要穿戴 PPE,他们的工作场所潜在的健康风险,如何使用 PPE,不恰当使用 PPE 的后果(有照片和视频),以及职业病案例学习。
    b. 展示职业风险警告标识和照片以说明 PPE 的正确用法。定期检查 PPE,并强制劳工使用,尤其在危险环境中。例如,数次提醒之后若劳工还不使用 PPE 将收到书面警告且不会再有月度绩效激励等。
    c. 通常劳工不用 PPE 是因为用起来不舒服。如果提供了 PPE 但劳工没有使用,了解其原因会大大提高劳工对其使用率进而保证劳工安全。
(4) 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进行建筑检查频率的标准是什么呢? 由有资格或被认可的机构检查建筑的频率应为至少每年一次。但是,我们希望建筑检 查成为供应商内部劳工执行的内部评估协议的一部分。
(5) 我如何知道我的供应商使用了多少灭火设备、什么样的灭火设备? 我如何知道安全出口、通道和楼梯需要有多宽?
您了解具体要求的最好渠道是通过当地法规、客户要求、当地消防部门、您的火灾和财产保险供应商以及外部组织。结合使用这些渠道会使您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参考
(1)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 62 号,安全规定(建筑)公约,1937
(2)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 155 号,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1981
(3) 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SA8000(第三章,健康与安全)




上海励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2799弄8号1楼
电话:021-36529816
Email: lm@leocorp.cn
浙江地区:
联系人:张经理
手机:13524968276
江苏地区:
联系人:刘经理
手机:13524551252
查看更多办事处

首页 | 关于我们 | 客户验厂 | 体系认证 | 第三方机构 | 社责产品 | 反恐验厂 | 社会责任体系 | 展会信息 | 课程培训 | 论坛 | 人才招聘 | 博客 |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2799弄8号1楼           联系电话:021-36529816
版权所有上海励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沪ICP备08111441号-5